“新课堂实验”之八年级语文“问题链”教学模式的课例研修综述
发布时间:2018-04-17 来源: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点击率:

正值小草含青、千枝吐翠、春意渐浓的四月,一场以“关注学生学习经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研修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在金泽中学依约开展。区语文教研员王继红老师和区八年级全体语文教师齐聚金泽中学参与这场活动,一起共读《外婆的手纹》,一起品味文中的永恒匠心,共同传承家风文化,共同走进一代人的精神家园。

金泽中学八年级语文组伍芳老师带着她的学生们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气氛活泼、参与度高、生动自然、内涵丰富的语文课。课上伍芳老师以文体知识导入课文,不仅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启发引导学生更加明确回忆性叙事散文的三个问题:写谁的?谁写的?写给谁看的?在这三个大问题下伍芳老师设置了一个一个的小问题,不仅实现了由浅入深地追问、深入文本研读的目的,也体现了“问题链”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刺激学生探究欲、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价值。

课后的教学研修活动中,伍芳老师首先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反馈进行了简短明了的说课。从确定“问题链”研修模式的契机到课文文体特点、文章特色、文章蕴意以及设计思路进行了阐述,伍芳老师的阐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且讲说明晰。对本堂课的设计及执教过程也进行了自我反思。

然后,参与活动的老师分两大组展开讨论和交流。沈巷中学的陈海琼老师代表自己的大组第一个发言。她从“语文素养:问题设置的适切性”、“先学后教:课堂环节的对应性”、“以学定教:师生互动的启发性”、“少教多学:自主建构的有效性”这四个观察点分别发表了见解。她说道本堂课关注到了语文课“教什么”的思考,也通过由浅入深的追问、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等解答了语文课“怎么教”的疑问。崧淀中学的刘璐璐老师代表自己的大组第二个发言。她集中分析了自己关于第三个观察点的思考。她特别提到这堂课真正做到了“于有疑处解疑问、于生疑处追疑问、于无疑处设疑问”。之后实验中学(西)的王峥老师关于“问题链”的教学模式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他肯定了这节课上的许多优点,同时也提出中肯的建议,认为“问题链”的问题应有大有小要注意思维容量,问题过小过密均不宜。教学中要有重点环节和次要环节,每一环的问题设置要有轻重缓急。

在小组交流之后是教学研修活动的第三个板块。首先由教研组长李明娟老师简介了金泽中学历年开展课例研修活动的情况,再由金泽中学两位青年教师顾婷老师和杨裴苗老师介绍了学校语文在课例研修的过程中的反思和收获。顾婷老师第一个发言。她分享了四方面的收获:研修之难、研修之幸、研修之变、研修之得,讲到了课例研修对于自身以及语文课堂的改变,对于学生学习体验和学校语文氛围的浸润。杨裴苗老师以《父与子》的课例研修为例,谈了课例研修对她教师生涯的启蒙作用,让她感念于教研组老师们的治学精神和教学态度:文本解读要细致、教学设计要用心、学生学情要关注、教案再改要耐心,课后反思要及时。

最后,由区语文教研员王继红老师作指导。王老师首先讲了三“好”:文本解读得好,解读精细且深入;教学设计得好,尽管有些问题设置还有待改进,但涉及思路很清晰;课堂实施能力好,这体现在学生发言时的高参与度和自信、分析深入文本细微之处、学生能够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王老师同时也提到了还可改进的方面:板书可以促进教学的魅力,PPT的精减和板书的巧妙设计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课堂熏陶;问题设置可以更精致,课堂可以抓住“手纹”和“手艺”、“鞋垫”和“文物”的关系进行设疑,并且运用孙绍振老师的还原法和比较法引导学生品读。也特别关注到文中出现四次的“两条小鱼”和“几朵欲开未开的水仙”进行深入的研读会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外婆的“朴素的美学”。

本次活动给参与的老师们都留下了一个深深的思考:在“问题链”的教学模式中怎样能更好地体现“少教多学”?相信通过每一位青浦语文老师的努力和钻研,大家定能真正地在语文课堂上做到“提升语文素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无论是对“问题链”的教学模式,还是对“关注学生学习经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课堂实验”均是一次探索。在这条语文研修和新课堂建设的路上,我们青浦语文老师会一路钻研、一路前行,一起坚守。

(供稿:金泽中学语文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