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浇灌花朵,也被浇灌着 ——争做“四有好老师”感悟
赵屯小学 朱静芬
发布时间:2016-12-24 来源:青浦教育 点击率:

2015119日,我校书记向我们各位教师转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99日提出的好老师的“四有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回顾短短两年的教师生涯,感触颇深。

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对自身及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的认知态度,是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作为一名从教仅第三年的青年教师,还记得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着期待与彷,踌躇满志!身边有志在山顶的同龄伙伴,有默默耕耘的经验老师,有师中翘楚的名优教师,有春风化雨的带教师父……眼见身边有这么多的榜样,我哪怕被绊倒,也始终坚信只有历经磨难,才能奏出世间的绝唱。所以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崇敬的心学习着这些优秀的榜样,立志做一名好老师。   

    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给学生。教师享有君、父、师“三尊”并列的一种崇高的称谓,不但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是教书育人,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要培养优秀的学生先学会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学生是需要被肯定,被关注,被欣赏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孩子都必然有心目中最喜爱、最崇敬的老师。《致青年教师》中写道: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让学生喜欢我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如果一名教师能做到这些,那么,他一定是合格的老师。怎样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在《陶行知文集》里,我找到了答案,就是“爱满天下”。

    乡镇学校的孩子,家长多是外来务工的,每天辛苦地工作,起早贪黑,为的是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和机会,让孩子以后有出息。可是也是因为他们忙于赚钱和自身学历的限制,无法在学习上多督促和教导孩子,孩子得不到课后的辅导教育。我除了担忧,也经常要求家长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也曾一度埋怨这样的家长不配合我们教师的工作。直到我听到我师父这样说:当孩子的父母在为他们最基本的生计而疲于奔波的时候,我们老师还能要求他们什么?是啊,我能要求这样的父母什么呢?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了这样不容易的父母,为了这样的孩子,自己多用心多付出一些时间帮助他们。父母无暇多说关心的话,我说;父母无暇督导学习,我做;父母无暇多叮嘱生活琐事,我叮嘱。我真心地付出,他们一定能够全然感受得到,我坚信。

    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给教师的慰问信中提到:“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作为教师,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所以,我一直努力加强教育科研能力重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在教研与科研的实践中,发展自己,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并通过实践与反思而与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强化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将学科知识能力和教育理论素养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来整合自己的专业知识,重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两年来,我也尝试到了学习的甜头:教学技能更加娴熟了,处理问题更加有经验了,我也更爱我的工作岗位了!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在几千年人类教育长河中,爱的教育恰如一朵朵洁白的浪花,让教育的旋律始终充满生命的活力和美的音色。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成绩优异,却有点心高气傲,父母的宠溺养成了他骄纵的性格,加上体型较一般孩子高大,俨然成为了班级的“大哥大”,孩子们甚至害怕他、疏远他,在孩子们眼中,他是一位“带刺”的“朋友”,连老师的稍加批评他也会反唇相讥。一开始我也对他很头疼,不知道该用哪种方式去教育他,后来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得知这个孩子虚荣心较高,喜欢被夸奖,在指出他的错误之前先找他的闪光点然后再提出如果能够怎样的话就更好了,这样他就很乐意去改变优化自己。于是我利用他在孩子们眼中的“威严”,交给他管理纪律的任务,时刻鼓励他,发掘他的闪光点,让他感觉到以身作则的“荣耀感”!通过这样的方式,这个孩子改变了很多,不再欺负小朋友,自己的行为习惯也得到了改善,班级的孩子们也开始愿意听从他的管理。魏书生曾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不要站在学生的对面,告诉他不能这么做,而要力争站在其真善美的思想角度提出: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管处于何种境地,不管多么生气,我们都不能忘记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而不是打击的对象,有时候对待孩子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化戾气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哪怕“百炼钢”也终会成“绕指柔”!心有多大,爱就有多深!用包容爱着学生,用宽厚爱着同伴,用质朴爱着事业。

陶行知先生“三颗糖”的故事,至今让我们感动不已,虽然文中没有提到一个“爱”字,但却让我们感到了先生那颗炽热而博大的爱心,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成为知爱、会爱之人。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这便是教师的写照。艰苦所以需要坚守,清贫所以需要淡泊,任重所以需要敬业,这就是我们选择的人生,默默地耕耘,享受付出;桃李的绽放,享受幸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