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下午,以“AI赋能课堂,智构个性新篇”为主题的2025年青浦区中小学教学数字化转型交流研讨活动在青浦瀚文小学顺利举行。青浦区教育学院院长周敏华,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研究室主任王世达,克拉玛依市教育局网络管理中心主任朱科红,青浦区教育局相关科室、条线负责人,青浦区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试验学科教研员,区小学、九年一贯制数字化转型项目负责人和各学校的教师代表们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青浦区教育局基教科张杨旭主持。
课堂展示
瀚文小学语文学科吴珏老师和数学学科诸莹老师分别带来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和数学《几分之几(1)》的课堂展示。这两堂课充分利用三个助手平台的“AI对话分析助手”等数字化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互动性与教学效果。
专题交流
瀚文小学李韵校长带领团队教师进行了《AI赋能・数智驱动的课堂变革》专题交流。她强调:学校在教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始终坚守“惠泽童心”的办学哲学,以育人为核心构建动态生态系统,借助AI实现个性化教学;以“学—践—研”三步协同探索“惠课堂”新样态,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推动课堂变革。瀚文小学刘艳萍老师、华俊豪老师和李玮怡老师分别就AI赋能备课、精准教学以及因材施教,汇报了阶段性实践成果。
主题交流
青浦区教育学院张梅凤、实验中学张芸卉老师、青浦平和双语学校杨佳铭老师和楼瑛娜老师,以《学件三联动 赋能个性化 审美有新高》为主题,分享了初中艺术(美术)“营造家园”单元欣赏教学的个性化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创建AI学件,以探索品鉴家园公共建筑为驱动任务,借助数字技术赋能美育,为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提供新思路。
专家点评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王世达主任做专家点评。他指出,此次活动课例新颖,学校实践策略丰富,学科教研有突破。同时,他从资源、数据、人工智能三个角度对展示的课堂进行深入剖析,肯定了教师在个性化教学方面的突破。王主任强调,教学数字化转型中教师要提升智能素养,加强实践与研究,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
领导讲话
青浦区教育学院院长周敏华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回应时代之问、彰显教育价值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差异化成长需求的关键路径。在数字化浪潮中,个性化教学实践探索意义深远:其“有意义”在于契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高度与育人使命;“有意思”体现在以创新驱动教学变革,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活力;“有可能”则要求学校与教师深入研究、探索实践路径,让师生在实践中持续迸发想象力与成长力。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青浦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阶段性成果,更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后续,区校将充分利用AI技术赋能教学改革,以创新精神探索数字化教学新路径。未来,青浦教育将继续以数字化为驱动,携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育时代创新人才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