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小学教育 > 正文
目标•问题•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维建构与实施路径——青浦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活动在瀚文小学举行
来源: 瀚文小学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7日

2025年4月22日,青浦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活动在瀚文小学顺利开展。活动以“目标·问题·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维建构与实施路径”为主题,区小学两类课程教研组长与教师40余人通过课例观摩、设计交流、对标研讨等形式,共探课程实施路径,为区域综合实践课程发展搭建交流平台。活动由青浦区小学两类课程教研员陈雪娟老师主持。

教学观摩

瀚文小学刘艳萍老师在《探秘路线图》教学中,以“校园场所”为基点,通过"任务导入-感知校园-探究路线-分享改进"四环节构建学习路径。运用游戏化任务驱动低年级学生观察校园布局,使用符号设计路线图,融合了空间认知、团队协作与创意表达。聚焦价值体认(归属感)、责任担当(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符号设计)、创意物化(导览作品)四维目标,通过小组绘制、角色体验、作品展示等实践形式,提升学生观察、表达及社会责任感,最终形成可视化路线图与反思评价。

区教育学院王建海老师在《踩踏事件案例分析与风险认知》教学中,通过“案例剖析→风险识别→技能训练→隐患治理”四维路径,帮助五年级学生构建系统性安全认知体系。活动将安全知识转化为责任行动,借助情景模拟、实验探究和服务性实践,推动学生从“被动避险者”进阶为“主动治理者”,在提升应急能力的同时,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和安全治理智慧,彰显综合实践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

主题交流

刘艳萍老师以一年级《校园小导游》主题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AI技术实现“目标精准建构—问题链驱动设计—流程智能优化”三阶赋能的过程,构建人机协同教育新生态,开辟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王建海老师解析了《防踩踏》主题活动的设计逻辑,以“案例剖析+场景模拟”的形式实现了“认知-体验-实践”的深度融合。并结合课堂实践进行了教学反思,使得老师们对《防踩踏》综合实践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瀚文小学汪梦芸老师分享了特色课程《迷彩童年,强体润心》。她从“为何做、如何做、效果如何”三方面,介绍了《迷彩童年,强体润心》特色主题活动的教学全过程,通过“军事训练游戏化”“小长征徒步”等系列活动,打造了五育融合新范式。

主题研讨

活动的第三环节,与会教师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要求、创新设计、实施路径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附小吴肖燕老师表示两节课都精准对接了不同学段的学习需求。这两节课都以真实问题驱动探究,通过交流分析、小组协作等多元形式,培养学生了批判性思维与责任意识,达成了“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凤溪小学朱江老师认为三个综合主题都以“实践”为路径,引导学生建立“经验”,个性化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次研讨活动确立了“规范-创新”的实施路径,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设计需“目标锚点、问题链驱动、实践场支撑”的三维逻辑。通过研讨也为我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下阶段瀚文小学将继续围绕研修中心工作重点,聚焦课程优化与教师培养,助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