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朱家角小学三年级全体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镇研学之旅,本次研学活动以“飞檐探秘 童心筑江南”为主题。
前期策划过程中,李娜、沈丹美老师先后带领社团同学和古镇小导游实地走访古镇,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深入了解古镇屋檐的构造和建筑特色。孩子们通过实地观察、记录和讨论,对古镇的飞檐翘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将其作为本次研学活动的重点探索对象。
随后又在吴雨泓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6条学生研学路线,每条路线都设有1-2个任务点。为了有序推进本次古镇研学,勤朴工作坊的老师们又实地走访考察。
三(1)班和三(2)班的同学们选择了“飞檐侦探局”路线。他们变身“屋檐小侦探”,在中观音桥旁边的长廊和城隍庙等地,寻找飞檐上的动物和文字纹样,画下它们的模样,并向路人或店主询问含义。同学们还模仿古色屋檐,设计出心目中 最漂亮的屋檐。
三(3)班和三(4)班的同学们则加入了“墙饰解码组”,他们搜集墙面上的吉祥图案,临摹成专属“密码本”,在城隍庙码头和大清邮局等地,观察壁画、浮雕等墙面装饰,完成研学手册中的任务,并学习其中的含义。
三(5)班和三(6)班的同学们则化身“古桥研究员”,在放生桥、泰安桥等古桥上,数一数台阶的单、双数规律,记录桥栏雕刻的“镇水兽”数量,破解数字矩阵背后的奥秘。
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通过采访、合作等方式,不仅发现了屋檐、墙饰、古桥中的精巧设计,还学到了古人建造的智慧和文化故事。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研学活动让他们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4月17日,同学们根据昨天完成的任务,将看到的古建筑中的美物化成实物,用陶艺技术捏出心目中 最美的瓦当、屋檐、镇水神兽、墙饰纹样等。在陶艺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古建筑的元素融入到陶艺作品中,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也体现了他们对古建筑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本次研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乡古建筑的魅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决心。
撰文:吴雨泓
审核: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