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小学教育 > 正文
专家传经引航科研路 团队聚力深耕教研篇——2023区级立项课题结题论证纪实
来源: 青浦区第二中学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2025年1015日下午,上海市青浦区第二中学在行知楼四楼会议室召开2023区级立项课题结题报告会,聚焦课题成果论证与科研方向指导,特邀七宝中学正高级美术教师艾朗华、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教科研中心陈旭宁老师担任校外评审专家,会议由徐晓翠老师主持。学校2023-2024年区级课题负责人及2025年校级课题负责人参会。


会议伊始,学校毕楚莹老师就其主持的区级重点课题《PBL模式下高中园林课程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以青浦大观园在地资源为例》进行了结题论证汇报。该课题直面当前高中艺术课程整合性不足、学生传统文化体验薄弱的教学现实,以青浦大观园、朱家角等在地资源为实践载体,构建了传统美学梳理真实项目实践双线并行的教学路径。通过融合美术、语文、历史等多学科视角,引导学生经历文化解码问题诊断创意转化方案落地四个递进式学习阶段,系统培养其综合素养与问题解决能力。并创新引入AI工具建立顺势评价智能反馈机制,最终形成可推广的“PBL驱动大单元跨学科教学实践范式。


随后,邱诗琳老师汇报区级青年课题《失败情境下激发高中生创新学习动力的数学教学改进研究》。课题以重构学生失败认知为核心,通过掌控引发认知冲突、开展深度探究、实现迁移应用三个关键环节,聚焦优化评价方式”“设计分层作业两大实施要点,将失败” 转化为积极学习契机,实践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与数学逻辑表达能力,也推动了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艾朗华老师高度肯定毕楚莹老师课题的前瞻性与实践价值,认为其精准契合跨学科整合、传统文化创新、在地资源利用的课程改革方向,双线路径设计逻辑严谨,四阶学习历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AI“顺势评价机制更是破解项目化学习评价难题的创新尝试。同时,艾老师就两项课题分别提出建设性意见。她建议毕老师可进一步细化AI评价的观测指标,提升学习反馈的针对性与精准度,以推动课题成果在更广范围内应用深化;针对邱老师的课题,希望课题组后续能扩大实践样本范围,在不同年级开展对比研究,进一步验证教学范式的普适性与适用边界。


陈旭宁老师同样认可毕楚莹课题的落地成效,称赞其实现了教育理念向课堂实践的有效转化,对青浦大观园资源的深度挖掘,充分体现课堂延伸至自然与社会的教育思想。她提出,可梳理多学科融合的典型案例库,为教师提供更直观的教学参考。针对邱诗琳老师的课题,陈旭宁赞赏其关注学生学习情感与思维过程的研究视角,同时建议调整报告框架,补充长期跟踪数据,分析失败情境教学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持续性影响,让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


此次结题会既是对两项区级课题成果的全面检验,也是我校推进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重要节点。与会教师通过课题汇报与专家指导,进一步明晰了素养导向下教育科研的实践路径。未来,学校将结合专家建议深化课题成果转化,持续强化科研引领作用,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