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小学教育 > 正文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芦荡火种
来源: 朱家角中学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2025年10月26日,上海市朱家角中学新疆班高二高三学生从上海出发,踏上了一场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芦荡火种”为主题的研学之旅。漫步在东进桥上,穿梭于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沉浸在《芦荡烽火》 实景剧中,走进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横泾老街,这些来自新疆的学子们,在沙家浜的每一个角落触摸着历史,感受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微信图片_20251028093924_316_63.jpg

清晨的阳光洒在沙家浜风景区,新疆班的学生们踏上了这片曾经燃起抗日烽火的土地。他们的第一站是东进桥,这座宽7.7米的桥梁承载着历史的回响。

桥下的水波荡漾,两岸芦苇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军民团结、共同抗敌的峥嵘岁月。学生们走过东进桥,迈向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启了全天的红色研学旅程。

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学生们瞬间被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纪念馆前,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原型设计的大型群雕巍然屹立,生动揭示了 “军民鱼水情” 的主题。

IMG_20251026_100413.jpg

纪念馆内,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述,目光所及,皆是记录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生动呈现了血战沙家浜、激战洋沟褛、伏击八字桥、夜袭浒墅关、奇袭虹桥飞机场等历史事件。

IMG_20251026_094925.jpg

IMG_0497.JPG

走出革命历史纪念馆,学生们来到了芦荡剧场,观看了大型实景剧 《芦荡烽火》。这部剧将京剧《沙家浜》中的经典片段搬上舞台,利用火爆、气爆、水爆、声光电等特效,再现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

激烈的战斗场景、扣人心弦的剧情,让学生们沉浸其中。实景剧生动展现了当年沙家浜军民与日寇斗智斗勇的场景。抗日军民誓死与日寇血战到底的顽强斗志和英雄气概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冲锋号响起的那一刹那,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场上的新四军们呐喊助威。

微信图片_20251027081102_118_214.jpg

午后,学生们漫步于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横泾老街。这条历经沧桑的老街古朴典雅,粉墙黛瓦,古色古香。街上设有沙家浜资料馆、古船馆、农俗馆、水乡农具馆,酣畅淋漓地再现了沙家浜的风土民情。

享誉全国的阿庆嫂的“春来茶馆”坐落其间,学生们倚窗落座,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戏台上表演的京剧《沙家浜》片段,别有一番情趣。穿梭在老街的巷子里,学生们感受着历史的韵味,这里曾经是沙家浜人民生活的地方,也是新四军秘密联络、传递情报的重要据点。走进民国风情的石板街道、铁匠铺、布庄等,学生们想象着当年军民在这里生活、战斗的场景,更加深刻地理解了 “军民鱼水情深”的含义。

穿过历史的烟云,沙家浜的芦苇依然挺拔,正如那段红色记忆,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发鲜活。学生们带着对革命历史的敬畏而来,带着对沙家浜精神的感悟而归。

审稿:谢建妹 沈春华

摄影: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