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小学教育 > 正文
双新破茧 课植扎根 ——践行高中课堂深度学习新范式
来源: 朱家角中学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朱家角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展示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双新破茧·课植扎根——践行高中课堂深度学习新范式”,来自数学、物理、政治、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教研组围绕“教—学—评”“AI赋能”“情境式单元复习”“实验教学”主题开展,深入探究深度学习下的课堂新实践。

1.jpg 

数学学科朱城老师执教高三一轮复习课《导数及其应用》。本节课作为一轮复习的关键专题,摒弃了简单的知识罗列与题海战术,巧妙地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朱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课堂中即时性的师生互动、生生评价,以及针对性的练习反馈,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三者相互嵌入、协同一致的课堂形态,为观课教师提供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鲜活范例。

2.jpg 

物理学科张锋老师的《磁通量电磁感应现象》从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入,将传统验证实验设计为学生探究实验,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3.png

4.jpg 

政治学科胡婷婷老师和赖静华老师分别执教了两节高三复习课。胡老师的《如何打好国漫IP法治保卫战——民事侵权与违约专题复习课》以“数字人”讲述《哪吒2》的真实情境,融合AI工具与论坛讨论,引导学生梳理跨单元知识,提升法治思维能力。赖老师的《劳动何以铸就幸福之路》则以C919研发为线索,贯通劳动制度、法治与文化保障,引导学生理解劳动与个人发展、时代进步的紧密关联,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5.jpg 

地理学科王越老师带来《海洋专题复习课》。王老师这节课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用“依海而生—因海而兴—向海而强”情境串联,紧扣课程标准,既明确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又通过 “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的教学环节设计,打破传统复习课“满堂灌” 模式,材料选取典型且层次丰富,问题设计梯度清晰,能有效引导学生将抽象知识具象化、结构化,适应高考情境化考查需求,为课堂高效开展提供了科学框架,助力学生构建海洋地理知识体系,为专题复习课教学提供了优质范例。

6.jpg 

生物学科杨洋老师以沪科版高中生物必修 2 内容为依托,紧扣课程标准要求,将 AI 技术深度融入教学设计。针对“染色体变异”抽象难懂、学生易混淆概念的问题,教案设计了“情境导入 — 交互探究 — 精准反馈”的闭环流程:以“袁隆平数字人讲解水稻育种”为开篇,用科技感与学科价值兼具的方式激发兴趣;课中借助 AI 交互网页,让学生模拟染色体缺失、重复、易位等变异过程,实时观察基因变化与性状关联;课后通过 AI 生成的个性化学习单,精准定位知识漏洞,实现分层巩固。

本次教学展示活动是朱家角中学各学科教研组深耕 “双新” 改革、探索“深度学习”与“深度教研”阶段性成果缩影。未来,朱家角中学将继续深化“课植”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实现“双新”理念在课堂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