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小学教育 > 正文
数智驱动,精准赋能——上海市小学英语学科数智化转型项目的实践研讨
来源: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3日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数字技术正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全新活力。2025年11月6日下午13:00,“数智驱动,精准赋能”上海市小学英语学科数智化转型项目实践研讨会在青浦区御澜湾学校举行,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师代表、上海市小学英语学科中心组、上海市小学英语数智化转型核心工作组以及各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及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探教学革新路径。

活动由上海市青浦区绿舟学校王静老师以及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周燏玫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御澜湾学校顾文荣校长致辞,分享了学校以“培养数字时代灵动英语素养”为核心的实践探索,强调数字工具应真正服务于学生认知规律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随后的数字故事短片,系统呈现了青浦、金山、闵行三区从试点启动、跨校联动到持续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历程。





研讨环节中,御澜湾学校邬甜华和葛凌怡两位老师围绕牛津英语五年级上册“火”主题单元,详解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该单元以“Fire Safety Month”为语境,通过五课时递进式场景,整合语言学习与消防安全教育,借助智能体预习、三助手平台实时反馈、AI 生成情境等数字化手段,实现教学评一体化。随即,郑毓灵老师用精彩的表现向大家展示一堂极具精彩的展示课,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在数字化手段的支撑下,不仅实现了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同步推进,更让教学评一体化落到实处,生动展现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实际课堂中的有效落地,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专题交流阶段,青浦区教育学院周根妹老师分享了区域“建团队、定机制、抓课堂、搭平台”的四维推进策略,通过常态化教研与成果辐射,推动数字化活动从“学思结合”向“学用创融合”转型。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左燕杰老师则介绍了学校从数字化基础应用到数智化深度探索的进阶之路,展现了AI 在智能备课、情境创设、数据驱动教研等场景的实践成果。

在“破局、破解、破茧”主题微论坛上,三区教师代表围绕平台应用碎片化、数据解读不深入、评价维度单一等痛点,分享了多平台协同应用、微评价数据深挖、素养导向评价体系构建等解决方案。黄浦区、宝山区等专家教师还聚焦高阶教学理念,结合具体课例,展示了AI在活动设计、资源支架搭建、个性化学习推进中的创新应用。技术团队同步介绍了“三个助手”平台的最新升级功能,包括可教师管控的学生端AI工具、语音对话智能分类与个性化推送、跨教材资源复用等实用功能。

 


在专题发言环节,黄浦区教育学院桂凌俊老师、宝山区教育学院刘莉莉老师、静安区田家炳小学徐嘉丽老师和徐汇区求知小学全佳宁老师,分别带来了《“高阶教学” 理念引领下小学英语数智化转型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及《以数智工具搭建资源支架,以进阶任务助力自主学习》的深度分享。他们从不同维度,结合各自区域与学校的教学实践,深入阐释了如何以 “高阶教学” 理念为引领,借助数智化工具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架,设计层层递进的进阶任务,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在数智化时代实现转型突破。在分享过程中,既有理论层面的系统梳理,又有具体教学案例的生动呈现,为在场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让大家对小学英语数智化教学的实施路径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认知。

 

在技术交流环节,“三个助手” 的研发人员详细介绍了该工具的技术架构、功能模块以及在小学英语教学场景中的应用逻辑,还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 “三个助手” 实现数智化资源的精准推送、学生学习数据的实时分析以及个性化学习任务的智能生成,为参与活动的教师们答疑解惑,进一步明晰了数智工具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操方法。

 

最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祁承辉老师作总结,强调学科数字化转型既要把握技术创新的“变”,也要坚守育人初心、团队协作的“不变”,明确未来需进一步厘清人与智能、教师与技术的关系,让数智化真正赋能语言学习与素养培育。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为上海小学英语学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搭建了区域联动、智慧共享的交流平台。  

 

             撰稿:马唯

               审稿:邬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