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教育

人文系列课程开讲仪式在朱家角中学举行 2019-04-03     点击率:

近日,朱家角中学“大文科”课程框架下的人文系列课程,正式开讲。朱家角中学设计开发的人文系列课程,是为文科试验班学生和谐发展提供的拓展课资源。旨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发展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培养人文素养、激发人文情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和可持续性发展。在课程建设中加强师生互动、与大学协作,提升教师队伍跨学科、多学科的专业视野、课程开发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第一讲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高瑞泉教授主讲,是高教授团队以哲学人生为主题的系列课程的导论。蒋伟勇校长在高一12班主持了开讲仪式,朱家角中学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部分青年教师旁听了课程。

本次课的内容主要聚焦在哲学学科领域,就哲学的内涵及价值进行了相关介绍。高教授指出就中国目前的哲学教育现状来看,在中国的中等教育阶段讲哲学,虽然在一些区域有所实践,但依然非常态,故此次系列讲座也是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尝试。

高教授的课分为三部分: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什么?学习哲学的价值意义是什么?

高教授通过举例阐释了哲学是一门断疑的学问;它断疑的对象简单来说可以归结为三大人类根本性的疑问,即“天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群己”(人与他人的关系)、“理欲”(人如何处理与自我的关系)。而在当下,中学生学习哲学的意义就在于“理性”二字。简言之,哲学的意义有三个面向分别是: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与论辩理性。哲学能够用最简单的符号创造世界,人们通过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依赖自由的思考以解放心灵,此为价值理性。与此同时,又因为哲学对于系统理论的强调,故它对人们思想的规矩提出了一定规范,要求逻辑的周严自洽,是为工具理性。而人们在运用哲学断疑时,通过进入“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的过程,使得自身论辩的合理性得到不断增长,是为论辩理性。 

高教授授课过程中,把艰涩的哲学理论以事例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释,学生兴趣盎然,课后同学们与教授进行了个别交流。朱家角中学的人文课程的开设,是大文科课程的具体尝试。经过一系列的课程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获益匪浅,朱家角中学的部分青年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也一定有所提升。 

来源:报送